购买可转债,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债券资讯 (9) 2天前

购买可转债,没你想的那么简单_https://cj004.lansai.wang_债券资讯_第1张

“如何购买可转债?” 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但真要上手,很多人会发现里面门道不少。市面上谈可转债的多,讲实际操作的,能讲透的反而不多。有些地方讲得过于理论,有些又太碎片化,导致很多刚接触的投资者,心里没底,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我自己在刚开始接触的时候,也是摸索了很久,踩过一些坑,也算是有些体会。

一、可转债是什么,我为什么要买?

首先,咱们得明白,可转债,顾名思义,就是“可以转成股票”的债券。它本质上是一种附带股票转换权的债券。这意味着,你可以先享受债券的固定收益,如果对发行公司的股票前景看好,就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内,按约定的价格,把债券转换成公司的股票。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特性,是它吸引人的地方。

为啥要买?我觉得主要有几点。一是相对稳健,有票息保底,不像直接买股票那样,价格波动大,风险直接暴露。二是潜在的收益空间,如果股票涨得好,可转债的价格也会跟着水涨船高,甚至可能因为溢价率不高而获得比直接买股票更高的收益率。尤其是在市场震荡,大家对后市判断不明朗的时候,可转债是个不错的避险兼博取收益的工具。

当然,这东西也不是万能的。如果股票一直跌,跌破了转换价,那可转债的价值就主要体现在债券属性上了,除非跌到一定程度,发行公司可能会启动回售条款。但通常情况下,如果股票跌得太惨,持有者是不会愿意转股的,只会白白承受债券价值的损失。

二、在哪里可以购买可转债?

这个问题很直接,但同样需要细致。最常见的购买渠道,当然是通过我们自己的股票账户。几乎所有的证券公司都支持如何购买可转债。只要你的股票账户开通了,并且交易软件支持可转债交易,就可以直接买卖了。

具体操作上,和买股票是差不多的。你需要在交易软件里输入你想买的那只可转债的代码。这里的代码,有时候跟股票代码一样,但更多的时候,它是以“11”开头的一串数字,比如“1100XX”。你得事先查清楚目标可转债的代码。

网上开户非常方便,现在大部分券商都支持在线办理。如果你还没有股票账户,或者现有账户不支持可转债交易(有些老账户可能需要单独开通),可以考虑通过一些比较有口碑的券商去办理。比如,一些大型的、服务比较全面的券商,在交易系统的易用性和研究支持上都做得不错,这对于我们这种想好好研究可转债的投资者来说,挺重要的。

三、新发行可转债的申购流程

除了二级市场直接买卖,很多投资者也喜欢参与新发行的可转债申购。这就像打新股一样,如果运气好,中签了,往往能在上市初期获得一波不错的收益。申购流程其实并不复杂,但很多人容易在细节上出错。

首先,你需要关注哪些公司发行了可转债。这通常会有公告。你的券商交易软件里,或者一些财经网站,都会有新债发行的信息。申购日当天,你只需要在交易时间(通常是上午9:30到下午3:00),像买股票一样,输入你想申购的可转债代码,然后输入你想申购的数量。这里要注意,一般是以“张”为单位,一手是10张,但有些新债申购的时候,可以按“户”来申购,比如每户只能申购1000张。

申购是免费的,不占用你的资金。申购结束后,等待抽签结果。一般在申购后的两三天,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否中签。如果中签了,你的股票账户里就会多出中签的额度,然后你只需要在上市交易日当天,像卖股票一样,把它们卖掉,就能实现盈利了。当然,如果股票上市后表现不佳,你也可以选择继续持有,直到它涨起来或者到期。

四、二级市场购买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二级市场买卖可转债,是更普遍的方式。这里面就需要一些判断和技巧了。

如何购买可转债,最基础的就是看价格。但不能只看价格,还得看它的“溢价率”。溢价率是衡量可转债价格是否偏贵的关键指标。简单来说,就是可转债的价格比它能转换成股票的价值高出多少。比如,某可转债面值100元,可以转10股股票,当前股价12元,那么它的转股价值就是120元(10股 12元/股)。如果这只可转债在二级市场价格是125元,那么它的溢价率就是(125-120)/120 ≈ 4.17%。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偏好溢价率较低的可转债,因为这意味着它的价格与内在价值的偏离度较小,安全边际相对较高。但也不是绝对,有时候,如果公司基本面非常好,未来预期乐观,或者市场情绪高涨,即使溢价率高一些,也有投资价值。

另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剩余期限”。剩余期限越短,可转债的时间价值就越小,对正股价格的敏感度可能就越高。相反,剩余期限长的,波动性可能相对更小一些。

还有一点,一定要关注可转债的“强赎”条款。很多可转债都有一个触发价格,比如连续20个交易日中有1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达到转股价值的130%(具体比例因债而异)。一旦触发,发行人就有权提前赎回可转债。如果赎回价格低于你的买入成本,或者低于你预期的收益,那就比较麻烦了。所以,买之前一定要看清楚条款,对强赎价格有一个概念。

我也遇到过一些情况,比如买了一只可转债,看好正股,但正股一直横盘不涨,可转债价格也没什么起色。最后眼看剩余期限快到了,而强赎条款又没触发,只能以接近面值的价格卖掉,扣除交易费用,基本没赚到钱。这让我明白,研究正股的质地和未来前景,比单纯关注可转债本身更重要。

五、影响可转债价格的因素

除了上面说的溢价率和强赎条款,还有一些更深层面的因素会影响可转债的价格。

正股价格是决定性因素。这一点毋庸置疑。正股涨,可转债大概率跟着涨;正股跌,可转债大概率跟着跌。所以,研究发行可转债的公司基本面,就像研究股票一样,非常重要。公司的盈利能力、成长性、行业地位、管理层能力等等,都会影响正股的价格,进而影响可转债。

市场整体情绪和利率水平也是不可忽视的。当市场整体乐观,风险偏好提升时,可转债的吸引力会增加,价格也容易被推高。反之,在熊市中,投资者更偏爱避险资产,可转债的交易热度可能会下降。

另外,一些特殊条款,比如向下修正条款(发行人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降低转股价格),或者回售条款(持有者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将债券卖回给发行人),也会对可转债的价格产生影响。这些条款的出现,往往能为可转债提供一定的安全垫,或者增加其进攻性。

我曾遇到过一个案例,某公司可转债因为正股破发(上市跌破发行价),加上公司自身业绩不佳,导致可转债价格一路下行,甚至一度跌破面值,成为了“仙股”。这时候,买入可转债的投资者,如果不及时止损,或者对公司前景完全没有信心,可能会遭受较大的损失。这也告诫我们,在如何购买可转债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调研,不能盲目跟风。

六、选择可转债的一些实操建议

结合我自己的经验,给想参与可转债投资的朋友一些建议。

第一,建立一个自己的可转债筛选标准。你可以从溢价率、剩余期限、正股质地、评级(AAA、AA等)、强赎条款等几个维度去构建。比如,你可以设定一个目标溢价率范围,比如20%以内,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去看正股的公司基本面。我是比较看重公司基本面,宁愿多花一点溢价,买一家质地优良的公司。

第二,多关注新债申购,但也要有选择性。不是所有新债都值得去申购。一些基本面一般、正股前景不明朗的公司发行的可转债,即使中签了,上市后的表现也可能不尽如人意。我们可以关注一些行业龙头、有清晰增长逻辑的公司发行的可转债。

第三,学习和研究是持续的。可转债市场也在不断变化,新的条款、新的玩法会层出不穷。保持学习的态度,关注市场动态,理解不同可转债的特性,才能在投资中游刃有余。

说实话,如何购买可转债,说到底还是一个“研究+执行”的过程。没有所谓的“捷径”,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功课。我接触过很多在可转债上做得比较成功的投资者,他们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点:耐心和专业。他们不会因为短期波动而轻易买卖,而是基于对公司和市场的深刻理解,做出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