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可以买多久的?聊聊咱们普通人怎么看

债券资讯 (6) 9小时前

国债可以买多久的?聊聊咱们普通人怎么看_https://cj004.lansai.wang_债券资讯_第1张

“国债能买多久?”这个问题,问得真是直击要害。很多时候,我们一听到“国债”,脑子里立刻就蹦出“安全”、“稳定”这些词,然后就想,是不是买完就长期持有,坐等利息,一劳永逸?其实,这中间的门道,远不止那么简单。尤其对于咱们普通投资者来说,这“多久”两个字,牵扯到的可不止是时间,还有你的钱袋子,你的计划,甚至你对未来的一些小算盘。

买多久,先问问自己的“钱袋子”

说实话,问“国债能买多久”,这本身就有点像问“我这个手机能用多久”。答案很灵活,取决于你买的是哪种国债,更取决于你自己的需求。市面上常见的国债,从期限上来说,就有好几种。最常见的,比如我们常说的凭证式国债,通常有三年期和五年期的。这两年也出来了不少储蓄国债,也是类似的期限。当然,还有一些记账式国债,那期限就更长了,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都有可能。所以,你问我能买多久,我得先问你,你手里这笔钱,打算让它“安稳”多久?

就拿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早年也接触过一些国债。那时候,大家对固定收益的渴望挺强的,就想着把钱放进去,不用操心。我记得有一次,我帮家里人买过几笔三年期的凭证式国债。那时候,三年期的利率比银行存款要高不少,而且风险几乎为零,感觉就是把钱放在一个非常可靠的“保险箱”。但是,三年到了之后,利息是拿到了,钱也赎出来了,可看着当时的市场情况,利率还在涨,我当时就有点后悔,觉得要是当时能买个长一点的,或者灵活一点的,可能收益会更好。

所以,你看,这个“买多久”,其实是个动态的问题。它跟你的资金使用计划是紧密挂钩的。如果你是那种手里有笔闲钱,短期内(比如一年内)可能就会用到,比如买房的首付,或者孩子的学费,那显然就不适合去买一个长期限的国债,即使它看起来收益率不错。这种情况下,你最多就买个一年期的国债(如果有的话),或者根本就不碰国债,选择更灵活的理财产品。反过来,如果你是一笔完全的长期闲置资金,比如退休金的一部分,那买个十年、二十年的国债,倒也不是不行,能锁定一个相对稳健的收益。

市场变化,让“多久”变得不那么固定

另一个让“多久”变得复杂的原因,就是市场利率的变化。你想啊,国债之所以吸引人,很大一部分在于它固定的票面利率,而且通常比同期限的银行存款要高一点。但是,一旦市场利率开始波动,情况就变得有趣了。尤其对于记账式国债,你可以把它当作可以在二级市场交易的。这意味着,你买了一个利率比较高的国债,但后来市场利率降了,你的国债在市场上就变得抢手,价格会比面值高。反之,如果市场利率涨了,你手里那个低利率的国债,市场上就没人愿意出高价买了,甚至可能要折价才能卖掉。

我亲身经历过几次债券市场的波动。有一次,大概是十多年前吧,那会儿宏观经济还在调整,利率还在往下走。我记得当时买了一些长期限的记账式国债,票面利率不算特别高,但比当时很多存款产品都要稳定。后来,市场利率继续下行,我手里这批国债就在二级市场上出现了溢价。当时我考虑过要不要提前卖掉,赚点差价。但又考虑到,这个钱是我本来就打算长期持有的,如果卖掉再找类似的投资,利率未必有这么好。所以,我就选择继续持有,享受那份稳定的票面利息。

但是,也有反过来的情况。我有个朋友,他比较激进,前几年利率还在高位的时候,他买了不少长期国债,想着锁定高收益。结果,没过多久,市场开始降息了,他手里的那些高息国债,在二级市场上就不好卖了。他急着用钱,不得不折价卖出,结果是既没拿到多少利息,本金也损失了一部分。这事儿给我很大的启发,就是说,即便国债本身是安全的,但如果你买的期限和你赎回的时间点,正好遇上利率大幅波动,那也可能带来不小的“隐形损失”。所以,“多久”这个问题,也得考虑你是否可能在不合适的时候“被迫”卖出。

国债的几种“买法”,期限也不同

具体到我们普通人怎么买,国债的“买多久”也有不同的路径。最直接的,就是直接去银行网点或者网上银行购买电子式储蓄国债或凭证式国债。这些产品,期限一般都是固定的,比如三年、五年。你买的时候,就得想清楚,这笔钱,你这三年或者这五年,是真的用不上。不能说,我今天买了五年期的,后天就后悔了想卖掉。除非是遇到非常特殊的市场机会,否则一般的凭证式国债,你提前支取是要损失一部分利息的,甚至可能只能拿到活期存款的利息,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然后是记账式国债。这个就更复杂一些,因为它可以在交易所交易。你可以理解为,你买了记账式国债,就等于你拥有了一张可以随时在市场上“买卖”的国债凭证。你当然可以一直持有到期,拿到本金和利息。但你也可以在市场上把它卖给别人。这样一来,“买多久”这个问题就变得更灵活了。你今天买,明天就可以卖,只要有人愿意接盘。但是,就像我刚才说的,市场价格会波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更多地是在考虑,我什么时候买入能拿到一个好的价格,什么时候卖出能获得一个好的收益。这种“买多久”,就带有了更多的交易属性,不纯粹是“持有到期”的概念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通过一些理财产品或者基金间接持有国债。比如一些纯债基金,或者一些银行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它们里面可能就会投资大量的国债。这种情况下,你买的“多久”,就取决于你购买的那个理财产品或者基金的运作方式和锁定期了。你买的是一个为期一年的银行理财,即便它里面大部分是国债,但你的实际持有期限也只是一年。这种方式,相对来说,把国债的“期限”问题,包装得更“大众化”了一些,让你不用亲自去纠结具体某一笔国债的期限。

风险提示:即使是国债,也并非“一劳永逸”

不过,就算是国债,也不能完全忽视风险。我这么说,不是吓唬大家,而是基于一些实际观察。首先,最直接的风险,就是前面提到的“利率风险”。如果你买了长期国债,恰好又碰上了加息周期,那你的债券市值就会缩水。虽然你持有到期本金和票面利息不会损失,但如果你急用钱,需要在不合适的时候卖出,那确实会亏。这种情况下,“买多久”就变得非常考验你的判断和耐心。

其次,虽然发行国债的政府信用极高,理论上违约风险是最低的,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极端情况。当然,这离我们普通投资者非常遥远,但从专业的角度来说,任何金融产品都有其内在的风险。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关注国债,也关注它能不能跑赢通胀。如果某段时间通胀率特别高,而国债的利率又比较低,那你的实际购买力实际上是在下降的。所以,在你考虑“国债能买多久”的时候,也得捎带上对通胀的考量。

最后,还有一些“流动性风险”。虽然说国债通常流动性都比较好,尤其是记账式国债在二级市场比较活跃。但你想,如果你买的是那种发行量特别小,或者市场对这类债券不太关注的时候,想在短时间内找到一个价格合适的买家,也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凭证式国债,提前赎回可能会损失利息,这种“损失利息”的风险,也是一种变相的流动性风险,就是你无法按照原计划无损地取出资金。

总结:量体裁衣,找到适合你的“多久”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国债能买多久?”我想,最负责任的回答是:国债本身有各种期限的品种,从短期到长期都有。但关键在于,你买“多久”的国债,一定要结合你自己的资金需求、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对未来市场利率走势的判断。不要盲目追求长久,也不要因为害怕利率波动而放弃了国债这种相对稳健的投资工具。

如果你的资金短期内不需要动用,而且你对收益的稳定性要求很高,那么选择一个适合你的期限,比如三年或五年期的储蓄国债,或者长期限的记账式国债并计划持有到期,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对市场的波动更敏感,或者你的资金使用计划存在不确定性,那么短期的国债品种,或者通过基金等方式间接配置,会更合适一些。最重要的是,在做出决定前,多做功课,了解清楚你购买的国债的具体条款和潜在风险。

下一篇

已是最新文章